儀隴融媒(記者 陳洪江)當前,我縣已進入主汛期,強降雨天氣增多,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嚴峻。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,我縣建立縣、鎮(zhèn)、村三級聯動機制,多部門協(xié)同配合,扎實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。
在芭蕉鄉(xiāng)迎春村1組后山,受近期強降雨影響,部分山體發(fā)生垮塌,大量石塊沖毀農戶房屋、農作物及村道,嚴重影響當地群眾生產生活。險情發(fā)生后,縣自規(guī)局立即協(xié)調四川省第二地質大隊駐守工作人員趕赴現場開展應急排險。專家團隊利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對崩塌區(qū)域進行全面勘察,并在村干部配合下實地核查地質構造,詳細記錄相關數據,為科學處置提供依據。
“目前后山上還有部分落巖體處于不穩(wěn)定狀態(tài),威脅下方分散農戶1戶5人。我們后續(xù)將開展臨時監(jiān)測措施,對受威脅群眾采取避險轉移措施,同時開展應急排危。”
在三河鎮(zhèn)關門石農村社區(qū),由村干部和地質災害監(jiān)測員組成的排查小組正對轄區(qū)內山坡、溝谷等重點區(qū)域開展拉網式排查。每到一處,工作人員都仔細查看地形地貌變化,確保不遺漏任何安全隱患。
“汛期來臨前,(我們)針對每個地災點的不同,組織群眾進行應急演練,讓每個地災點的老百姓知道轉移路線;當接到預警時,對地災點的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,嚴格落實“三查”制度和值班值守,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”
在推進應急排險的同時,我縣還加快推進地質災害隱患點避險搬遷工作。在三河鎮(zhèn)倒角灣村一組的避險搬遷安置點,三棟樓房正拔地而起,工人們正搶抓工期施工。鎮(zhèn)村干部定期到現場督導工程質量和安全。即將搬入新居的村民陳術華難掩喜悅之情。
“我們以前房子住在這邊的,是個滑坡地帶,一到下雨天就提心吊膽的。現在地災搬遷,搬到新房子住的話,我們都睡得踏實。”
據統(tǒng)計,截至6月,全縣共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258處,威脅1836戶7564名群眾安全,涉及財產6.99億元。汛期以來,我縣已開展隱患排查1864處次,組織培訓演練345場次,參與群眾11201人次,發(fā)布預警信息973條,轉移安置群眾45戶120人。
“當前,正值主汛期,是地災防治的關鍵時段,一方面,我們緊盯風險防控。強化隱患排查整治,精準發(fā)布預警信息,確保隱患早發(fā)現、早處置、早消除;另一方面,加大宣傳教育力度,提高群眾的地災防范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”